痛風是以疼痛性關節炎為特征的疾病,并不會直接導致死亡,但是,反復發作的痛風容易引發慢性痛風性關節炎、關節畸形、尿酸性結石、痛風性腎病等。因為疼痛難忍,有些人稱痛風為“不死的癌癥”。
不僅如此,痛風還會加重糖尿病、高血壓病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癥等疾病的并發癥,使得整個治療過程更加復雜。
因此,痛風是間接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,稱之為“暗藏的殺手”還是十分恰當的。
痛風發病率正在逐年升高,目前,中國已有約1600萬痛風患者。痛風已被人們所熟知,但大多數人們仍對痛風持有片面的觀點,常常陷入誤區。
對痛風的認識誤區有哪些?
誤區1:不吃海鮮就不會得痛風
有些人說痛風是吃出來的,如果不吃海鮮,不喝啤酒,就不會得痛風。
這是一個明顯的誤區!首先,痛風是一個很復雜的疾病,飲食因素只占20%。
比如腎功能不好、腎衰竭,體內尿酸就會排不出去;一些血液病破壞了白細胞,出現了代謝問題,也會誘發痛風。還有一些藥物,如阿司匹林,雖然可以預防心血管病,但也會干擾尿酸的排泄。
誤區2:痛風是“老頭病”
痛風患者并不全是老年男性,年輕人、絕經后婦女也會患痛風。生育期女性很少患原發性痛風,但是,繼發性痛風可發生在各個年齡段,女性一樣有患病的可能。
誤區3:痛風就是關節疼
痛風不僅可以引起疼痛性關節炎,還可以引起發熱、病變部位紅、腫、熱、疼、功能障礙,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痛風石、尿酸性腎病、痛風性泌尿系結石、高尿酸血癥、動脈硬化癥等。
誤區4:痛風不疼就不是病
無癥狀高尿酸血癥、痛風緩解期、間歇期,可能沒有癥狀或癥狀不明顯,但是,高尿酸血癥仍然可以引起痛風復發,加重痛風性腎病、尿酸性結石、高血壓病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癥、糖尿病等疾病。因此,即使是“不疼的痛風”,也需要進行降尿酸治療。
“口服痛風藥物”的潛在風險
只有當我們正確認識“痛風”這個疾病后,才能對癥下藥!
相比別嘌呤醇、苯溴馬隆等傳統痛風藥,非布司他以見效快、副作用少的特點,已成為目前治療痛風的新型一線產品,但它潛在的隱患,你知道嗎?
2017年11月15日,美國FDA發的一份關于非布司他的心血管風險的安全報告中指出,基于非布司他和別嘌醇的既往臨床試驗研究結果發現:與別嘌醇(0.6 per100P人/年)相比,非布司他(0.74 per100人/年)會增加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風險!
美國FDA發布的安全報告
國內關于美國FDA安全報告的轉載
長期服用痛風藥物,還會加重胃、腸、肝、腎的負擔,進而導致身體出現更多的問題。那么,市面上是否存在一款安全、有效的痛風產品呢?
全球首創——外用涂抹解決痛風
伯科®痛風保健液采用了國際尖端的發明專利技術——納米透皮吸收技術(MLNTD®),外用涂抹,透皮吸收,很好地規避了“口服類藥物對人體胃、腸、肝、腎造成損害”的缺陷。
每1ml痛風保健液就含有千萬億(1015)數量級的納米細胞Nano Cell,而納米細胞Nano Cell是一種與細胞結構相類似的微觀載體,它的直徑只有1納米左右,因此在特有的納米量子隧道效應的作用下,納米細胞能夠將虎杖、伸筋草、蒼術等植物有效成分,層層包裹,逐級遞送到達真皮層下的細胞和組織,實現“去庫存”、“堵源頭”兩大產品效果!
“去庫存”:有效植物成分直接到達患處,快速舒緩、 擴散、代謝尿酸鈉,達到消炎、鎮痛、消腫的作用。
“堵源頭”:調節、降低、抑制黃嘌呤和次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,減少或者阻止尿酸的形成,為局部關節減輕負擔。
作為全球首創的外用涂抹式痛風產品,伯科®痛風保健液在保證了產品功效的同時,做到了“零損傷”“見效快”“能修復”的三大產品優勢,長期大量涂抹還能溶解痛風結晶石,為數千萬痛風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。
產品自上市銷售以來,廣受消費者好評,多位痛風患者主動分享自身的產品使用體驗,紛紛贊嘆產品的神奇效果!
掃碼購買產品
部分案例分享
案例 1
性別:男
年齡:53歲
使用前痛風石直徑3.7cm,使用6周后痛風石完全消除。
案例 2
性別:男
年齡:48歲
使用前痛風石直徑2cm,使用6周后痛風石完全消除。
案例 3
性別:男
年齡:41歲
使用前痛風石直徑3.2cm,使用6周后痛風石完全消除。
